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房泽洋)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实验室近期在珍稀濒危植物繁育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以“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金钗石斛为代表的一批特有物种,人工扩繁规模持续扩大,为筑牢华中生态屏障注入蓬勃生命力。
近日,记者在官门山实验室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严谨有序进行石斛瓶苗移栽操作。每一株被选中的幼苗均根系强健、长势旺盛,经过严格的基质灭菌、根系消毒及适应性锻炼后方可入土。这项精细如绣花的工作,承载着物种延续的重托。
金钗石斛因卓著的滋补价值被长期过度采挖,加之其对特殊生境的依赖,野生资源濒临枯竭,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保护名录。实验室科技攻关,正是为濒危物种打开了一条人工接续的生命通道。
截至目前,实验室成果丰硕:成功转接扩繁曲茎石斛250瓶、1500余株;移栽石斛苗650丛、3200余株;扦插繁殖神农香菊1500盆、3500余株;保育小勾儿茶、伞花木200余株;收集保育秦岭冷杉苗700盆、1200余株。
石斛等珍稀物种的繁育,不仅修复着生物链上脆弱的一环,也为中医药宝库的传承和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储备了珍贵的生物资源。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深耕珍稀植物繁育基地,强化日常除草、松土、施肥与灌溉等管护措施,推动种群规模稳步增长。国家公园方寸之地,正以科技之力悉心守护着万千生灵共有的家园,让神农架的生物多样性图谱日益绚丽多彩。
审核:柯祎 喻玲 编辑:刘晓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