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房泽洋)7月25日的暮色刚漫过神农架的山脊,木鱼“自在集市”的灯笼便次第苏醒。暖黄的光晕顺着竹架流淌,与此起彼伏的欢笑声缠成一团,在青石板路上铺展成一幅流动的市井长卷。
这场以“茶谷”为主题的周活动,正将神农架茶谷的生态馈赠与木鱼镇的茶文化底蕴,悄悄酿成一坛醉人的夏夜佳酿,只等晚风掀开泥封。作为神农架茶谷的核心腹地,木鱼镇此刻正以茶为媒,让整座山谷的灵韵在集市间流转。
生态珍宝的味觉狂欢
展台上的神农奇峰茶叶彰显风骨:“荒野红茶”干茶乌润带金毫,冲泡后茶汤红艳明亮,木质香中裹着野花果蜜香;原始白茶形如雀舌,汤色杏黄澄澈,入口是雨后青山般的清冽回甘;高山云雾绿茶则带着松针与兰草的气息,冲泡时芽叶在杯中舒展如雀跃,引得茶叶爱好者驻足品尝。
最令人称奇的当属神农奇峰茶啤,开罐时“滋啦”一声脆响,瞬间点燃排队的热潮。琥珀色酒液顶着奶油般绵密的泡沫,初嗅是麦芽的焦香与啤酒花的微苦,细品却惊觉喉间浮起绿茶的清鲜,尾调又漫出红茶的醇厚。
武汉游客李女士捧着玻璃杯眯眼轻叹:“既有啤酒撞进喉咙的酣畅,又有茶香缠在舌尖的雅致,这是把整座山的灵秀都装进罐子里了。”
抹茶宇宙与宋代风雅
木鱼镇丹青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冯爽带来的抹茶系列,无疑是活动的焦点。展台前,抹茶饮品泛着莹润的绿,抹茶糕点裹着细密的粉,连护肤品都带着草木的清芬——从舌尖到肌肤,把茶的温柔铺展得淋漓尽致,引得游客频频驻足。
更动人的是那席穿越千年的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冯爽执起茶筅,青瓷碗中抹茶粉遇水的刹那,便开启了一场古今对话。
茶筅起落如雀啄,青瓷碗里的抹茶糊便泛起春雪般的白沫,冯爽手腕轻转,白沫上竟漾出竹影婆娑,竹节在茶汤里愈发遒劲。游客们屏息凝视,看茶筅起落间,大宋的月光正顺着白沫的纹路,静静淌进今夜的茶汤里。
汉服茶艺与直播助农
青天袍林红仙茶园的茶艺师,着一身素雅汉服踏月而来。长嘴壶在腕间旋出柔美的弧,壶嘴轻倾,茶汤便如银线穿空“叮咚”坠入杯中,溅起的水花正与翻飞的衣袖撞个满怀。举手投足间,既有茶道的沉静,又有舞蹈的灵动,一招一式都藏着山水的韵律。游客们举着手机追逐茶艺师的身影,镜头里流转的不仅是衣袂翩跹,更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惊艳。
人群的另一角,木鱼镇红花坪村党支部书记王祖清正举着手机直播,抖音界面里,镜头稳稳对着整齐码放的袋装茶叶。“咱神农架的云雾,那是把每片茶叶都养得带着松针香嘞!”王祖清笑得眼角起了褶,“直播就是想让山外的人晓得,咱深山里的好茶,配得上更远的远方。”朴实的话语刚落,屏幕上的订单提示便接连闪烁,像一串串跳跃的音符,为乡村振兴谱写着新篇章。
这场木鱼自在集市“茶谷”周活动,早已不是简单的买卖场。当木鱼镇的深山好茶乘着直播信号走出云雾,当宋代点茶在手机镜头里化作木鱼镇的文化名片,当茶农的皱纹里盛满山货换来的笑意,我们终于读懂:满街流淌的茶香,原来是木鱼镇写给世界的诗。
审核:柯祎 喻玲 程鑫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