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柯祎 唐玉 罗任)“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支点”8月14日,神农架林区举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林业管理局、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周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神农架林区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有效路径,锚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聚焦巩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核心任务,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神农架林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1.16%,活立木蓄积量年均增长2%以上,生物多样性系数稳定在81.18。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化林修复等工程,累计完成造林绿化350余万株,修复退化林32.7万亩,封山育林108.86万亩,实现连续4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为华中地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林业管理局副局长黄宏波介绍,神农架“双重”项目总投资3.5亿元,通过3年时间完成封山育林102.86万亩,退化林修复29.7万亩。其中,2023年、2024年建设完成50.74万亩,建成样板地15处,9万亩,补植各类苗木250余万株;2025年上半年,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其中:退化林修复7.96万亩、封山育林73.86万亩。荒山绿化任务全面完成,栽植苗木1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充分发挥“世界级”品牌和“国字号”平台优势,成功举办神农架“一带一路”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神农架杯”观鸟活动等重要国际国内生态保护盛会,从容迎接联合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第二次十年评估,全面落实“一院两馆三中心”建成投用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党的建设在凝心铸魂中举旗定向,关键任务在科学指引中落地见效,生态保护在重点聚焦中提质增效,科研转化在潜心钻研中成果丰硕,引擎培育在攻坚克难中稳中有进,品牌影响在聚势破圈中亮点纷呈,社区共建在生态惠民中协同发展,充分彰显了生态保护价值。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冯威介绍,围绕“生态保护、自然教育”目标,升级天燕星空观测产品,同步开展“星空摄影+生态故事”分享会;开发野外生存产品;拓展冬季国际滑雪场“滑雪+生态保护”课程;设计“神农五谷”产业基地研学产品,构建从“生产场景”到“生态认知”的农文旅深度融合产业体系。
“十四五”以来,神农架林区累计减排氮氧化物95.17吨,挥发性有机物26.7吨,化学需氧量56.75吨,氨氮2.92吨,总磷2.12吨。成功申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质量指数(EQI)达到92.87,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为“一类”;在湖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4次荣获“优秀”等次。
林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昌军介绍,据“湖北空气质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上旬,神农架林区PM2.5平均浓度为18.3微克每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好转3.7%,在全省10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是湖北省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区域。
审核:罗任 喻玲 编辑:刘晓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