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柯祎)十二年风雨兼程,十二载砥砺深耕。从繁华都市的高薪职位,到扎根深山创业;从最初的资金断裂、研发失败,到如今手握多项专利、产品荣获国家级认证——神农架天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如琼,坚守“用科学方法,做良心产品”,在神农架谱写了一段科技兴农、产业惠及乡邻的动人故事。
初心:梁园虽好 终非吾家
2025年3月,全国妇联公布年度表彰名单,神农架天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荣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作为一家扎根鄂西北山区的企业获此殊荣,站在北京领奖台上,企业创始人赵如琼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创业之初,赵如琼已在广州拥有稳定的高薪职位。每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回到神农架投身生物科技与灵芝产业时,她的回答深情而坚定。
“我是一个不甘平庸,喜欢逐梦的人。梁园虽好,终非吾家。”赵如琼说,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价值不应只体现在个人成就上,更应体现在能否为家乡、为社会做点贡献上。
神农架拥有的世界级生态资源和“炎帝神农、灵芝传说”的文化基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赵如琼的初心非常明确,依托这份生态禀赋,融合科技力量,打造高科技功能性健康产品,讲好“神农架故事”,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支撑她一路走下去的是刻在心里的信念:“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如山压力面前,正是这份对梦想的执着和对故乡的责任感,让她在荆棘中坚持了下来。
突破:“死磕”灵芝这一件事 攻克技术与资金难关
“做一件事很容易,一直做一件事很难。”十多年来赵如琼带领团队“死磕”灵芝这一件事,在灵芝产业这条道路上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产业版图。
曾经市场上灵芝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在赵如琼看来,科技创新是企业立足之本。于是,她决心打破传统,联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研发平台,投入5000万元,打造“灵芝科技产业园”,建设GMP车间,从品种选育到功能验证,进行全链条技术攻关。
赵如琼回想,特别是在建设GMP标准车间、购置高端设备时,资金链几近断裂。然而,她们凭借其强大的产品力和创新精神,积极争取政府与科研单位的支持,团队最终突破瓶颈。
十年磨一剑。如今,天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拥有5件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牵头制定报备了7项企业标准、1项技术规程,为产品提供技术支撑。2个产品获得保健食品“蓝帽”认证,成功取得《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实现了神农架食品行业“零的突破”。天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责任:企业的生存靠经济 长久发展靠责任
企业发展取得硕果的同时,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带动了上千人次的就业。
面对荣誉,赵如琼始终保持清醒。在她看来,一家真正成功的科技企业,必须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之中。“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但社会责任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多年来,天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捐赠扶贫资金和免费提供生产资料70多万元。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带动100人稳定就业,每年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1000多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天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始终坚持包容性就业政策,主动敞开大门,优先聘用女性与残障人士,并持续帮扶困难家庭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疫情期间,赵如琼更是展现企业家的责任担当,累计组织捐款捐物价值达44.33万元。2022年公司荣获湖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项目奖,成为产业扶贫的典范。
赵如琼表示,正是因为她们坚持联农带农,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才有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和品牌口碑,反过来推动了市场拓展和品牌溢价,也成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全力推进‘灵芝科技产业园’二期建设,打造智慧云仓,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网络,力争在2026年再获2项‘蓝帽’认证产品,为神农药谷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谈及未来发展,赵如琼信心满满。
审核:陈东东 马黎明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