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人才”望玲:神农蜜谷的“追蜜人”十九年酿就乡村振兴甜蜜路

2025-09-09 16:50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胡鑫)近日,神农架汇野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神农架林区百花养蜂协会理事长望玲入选“神农人才”计划。这位与蜜蜂为伴19年的“追蜜人”,从农产品经营个体户成长为神农架中蜂产业领军者,不仅让“神农百花蜜”香飘全国,更以技术创新和责任担当带动百户蜂农共赴“甜蜜”小康路。

品质筑基 塑造高端品牌

2006年,他创立神农架汇野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将目光锁定在神农架独特的中蜂产业——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1.6%,蜜源植物达2000余种,是天然的“蜂蜜宝库”。“做蜂蜜,就是做良心。”望玲始终将品质作为企业生命线。他建立从蜜源采集到生产加工的全程标准化管控体系,投资建设700平方米的蜂文化体验馆与专业品控实验室,2024年,牵头为“神农百花蜜”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并参与修订湖北省首个神农百花蜜地方标准,为产品筑牢技术根基。

2021年,汇野百花蜜凭借卓越品质,入选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会代表产品,向世界展示“神农味道”;他创新推出的“无人区野生蜂蜜”概念,更成功开拓高端消费市场,产品溢价率达30%以上,让深山好蜜走进千家万户。望玲始终认为,神农架的蜜源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贵财富,不能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生态保护和品质把控。

践行责任 推动社会发展

“神农架的蜂农最缺技术,也最盼技术。”一直以来,望玲每年超100天奔走于山间,走遍8个乡镇30余个行政村,走访130余家蜂农和35家无人区养殖户,摸清了中蜂产业的“痛点”与“潜力”。他总结出适合高海拔地区的成熟蜜生产技术,注重蜜源植物多样性保护,凭此技术体系当选首届“神农百花蜜”评选活动品鉴评委,累计为上百人提供蜂蜜质量鉴定服务。

为让技术惠及更多蜂农,他主导建设中蜂养殖科普基地和蜜谷培训学校,基地年接待参观学习超3000人次,培训学校累计培训蜂农100余人次。针对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难题,他创新推出“统一蜂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产业发展模式,带动蜂农增收超200万元。蜜蜂养殖户周传普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以前养蜂产量低、卖不出好价,参加望玲的培训后,学会了质量技术把控,提高了蜂蜜浓度,价格翻了一倍多,去年靠养蜂挣了三万多,真正尝到了“甜蜜”的甜头;在望玲的帮扶下,他还将蜂场搬到环境更好的新基地,蜂蜜品质进一步提升,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行业引领 规范发展路径

为擦亮品牌名片,他连续三年发起“世界蜜蜂日”活动,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通过科普讲座、蜂蜜品鉴、蜂农交流等活动,让“神农百花蜜”走进大众视野。他还无偿提供企业场地和后勤保障,“协会就是蜂农的‘家’,我多做点,大家就少跑点路。”

在他的推动下,协会搭建起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产品销售“三个平台”,三年累计帮助会员销售蜂蜜150余吨,带动增收超600万元。如今,神农架中蜂产业从分散养殖走向集群发展,成为林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初心如磐 砥砺前行

“企业发展了,不能忘了根。”望玲始终践行社会责任:累计捐款捐物10万余元支持公益事业,长期帮扶两位残疾人员工稳定就业超10年;他研发的“蜂蜜阿胶核桃仁制作方法”获国家专利,带动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企业先后荣获湖北省“工人先锋号”、林区“乡村振兴工作优秀主体”等10余项区级以上荣誉,他个人也获评神农架林区五一劳动奖章、“千企帮千村”精准脱贫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望玲说,未来他将继续深耕中蜂产业,实施“高端化、差异化”品牌战略,助力神农蜜谷建设,让更多蜂农分享产业红利,让“神农百花蜜”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名片”。

审核:胡鑫 喻玲 编辑:杨馨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