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赋能成长 林区实验小学课后服务入选省级特色案例

2025-11-17 14:37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东东)近日,林区实验小学报送的《课后服务赋能多元发展》案例成功入选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特色案例名单。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扎实作为,也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下午4点,林区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活力四射。操场上,学生们奔跑跳跃,篮球、乒乓球运动正酣;教室内,教师耐心答疑、悉心辅导;艺术基地中,琴声缭绕,旋律悠扬——这正是学校课后服务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林区实验小学紧扣“双减”要求,以“5+2”模式为依托,创新构建“基础保障—特长培育—素养提升”三级课后服务体系。每日服务时长不少于2小时,与当地下班时间无缝衔接,并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服务,切实回应家长与学生的多元需求。通过“基础+拓展”双轨并行,学校有效实现“学业减负”与“素养增值”的有机统一。

“学校的课后服务真成了及时雨。作业在校就能完成,还有老师辅导,效率特别高。”学生家长刘志敏表示,“更惊喜的是那些社团,孩子报了书法,跟老师学了半年多,字写好了,还学到了好多传统文化。”

在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古筝班过级率达65%;科技领域,机器人社团连续两年斩获省级科创大赛奖项;体育社团在林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摘得12项冠军;学生文体艺术作品屡次亮相区级展演并获奖。更值得欣喜的是,课后服务显著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艺术类社团学生焦虑情绪发生率下降40%,体育活动推动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提升8%。目前,全校超过98%的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家长满意度高达90%以上。

四年级学生郭秋采说,“学校的课后服务有很多有趣的社团,比如篮球、足球、绘画、合唱等等。我最喜欢舞蹈社团,已经学了4年,变得更加自信快乐了。”

另一名学生吴功文表示:“在众多兴趣班中,我选择了篮球兴趣班,与小伙伴们一起拍球、投篮,收获了健康、友谊。”

学校积极推动家校协同,并联合文化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拓展学生从自我认知到社会参与的成长路径,构建了开放、融合的教育生态。在评价机制上,学校勇于突破,将课后服务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树立“全面+特长”的育人导向。

一系列扎实举措,使学校先后获评“湖北省素质教育试点学校”“湖北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试点学校”“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等称号。

林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潘远华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课后服务内涵,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创新探索“艺术+科技““体育+文化”等跨学科项目。同时,引入AI教学工具与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学生成长数据可视化追踪,推动个性化服务精准匹配,为每位学生的多元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审核:房泽洋 喻玲 编辑:杨馨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