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东东)“参演红色剧,每次演出可以获得100元报酬。”古水村村民袁丰学因手部受伤一度失去收入来源,如今通过参演红色剧目,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松柏镇古水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通过“红绿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从昔日默默无闻的革命老区到如今荣获“乡村建设先进村”称号,古水村正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绿色产业为支撑,实现村强民富的美好愿景。
古水村是神农架革命的起源地,曾作为“古水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先后建成神农架苏维埃革命纪念馆、解放战争纪念馆、将军岭等红色文化设施,并引入专业文旅公司运营,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
最引人注目的是村民自编自演的红色情景剧。40多名村民化身演员,在文化广场上生动再现红军故事,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看。
红色旅游的火爆为古水村带来了人气,也催生了多元产业。原本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农家乐从最初的2家增至18家,部分家庭收入翻倍。
此外,古水村还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发展淫羊藿中药材种植基地,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23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
如今,古水村年均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累计游客量突破10万,成为神农架东部旅游的“探路者”。这片红色热土正以创新实践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为革命老区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古水经验”。
古水村党支部书记李民旭表示,下一步将深化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结合,规划建设红色河畔旅游村庄,推动农家乐提质升级,并拓展生态采摘、农事体验等业态,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审核:房泽洋 喻玲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