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唐玉 实习记者胡滨)“运输物料、浇筑基础、安装设施设备……”连日来,近100名工人穿梭在神农架密林深处,忙碌在各个作业面,全力以赴推进以水灭火项目建设。
“高3.15米,直径4.2米,储水量达44立方米。”在红坪镇温水村,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组装水箱。现场负责人熊京说,这些设施将大大提升林区的蓄水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神农架是国家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省一级火险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16%,可燃物载量连年增加,火险普查显示每平方公顷可燃物载量远超国际标准,火灾风险不断上升。同时,境内山高、坡陡、林密,林内道路通达率低,现有灭火水源供应体系不完善,移动灭火设施设备数量不足且类型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防火需求。在此背景下,以水灭火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水灭火蓄水工程、以水灭火配套设备和以水灭火扑火装备,总投资9786万元,今年2月全面开工,建设期为2年。熊京介绍,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镇(乡)、5个林场共500余个水箱(桶)基础交点任务。完成了松柏片区、大九湖片区及下谷乡片区共计144个水箱(桶)基础浇筑工作。采购到位扑火装备8类1852件(套),累计完成投资3835万元。
该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林业管理局防火办副主任谭明乾说,一方面可提高林区的蓄水能力、火情响应效率和扑救能力,有利于快速有效扑灭森林火灾,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依托现有水源地,通过“蓄水工程”建设可实现1.62万m³的“平急两用”蓄水,既保障缺水区域日常居民生活用水,有效改善部分乡镇安全饮水工程管网老化、冬季冻管、水源水质变化等供水不稳定等问题,又可在干旱季节或突发火情时提供应急水源,缓解旅游活动与火险叠加的压力,应对特殊环境挑战,有力促进林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精确配置资源,林业管理局根据项目区不同区域的森林资源分布和森林防火以水灭火设施设备建设现状,以及自然水源条件和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等因素,从实际出发,遵循因地制宜、因险设防的原则,实施“以水灭火”工程建设。
谭明乾介绍,首先是全面系统地开展水源调查工作,详细记录并建立水源矢量数据库,进一步绘制水源分布图,科学合理安置蓄水设施,实现精准调度、提升灭火效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国省道和新建成的森林防火应急通道,沿线设置消防设施,做到一水多用。作为“应急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就近取水,大幅缩短远距离取水的时间,为火情扑救争取“黄金时间”,有效控制初期火情;作为“接力水”,在远离水源地的火场,蓄水设施充当临时蓄水池,结合管道与接力泵实现远程不间断供水;此外,补充配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的水泵、水囊、喷水枪等现代化以水灭火装备,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的扑救效率。
神农架山高林密,施工过程中要面对点多面广、材料转运等挑战。熊京说,管理人员全部下沉到施工一线,实时了解现场施工状态,及时处理各种情况;针对气候特点,有效掌握区域施工的窗口期,在控质量、保安全、抢进度的同时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确保项目早日交付使用,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审核:陈东东 马黎明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