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十四五”林业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生态基底稳固 惠民成果丰硕

2025-09-29 17:34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东东、唐玉 实习记者胡滨)近日,记者从神农架“十四五”规划保护与发展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林区林业管理局多项指标超额达成,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指标全面提升,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神农架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1.16%,活立木蓄积量达3353万立方米,超额完成目标346万立方米。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降至1‰,远低于省级管控标准。全区连续45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火灾扑灭率和24小时处置率均达100%,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创新高

通过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与限额采伐制度,核发采伐许可量同比“十三五”上升160.9%。出台《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12项规范性文件,完成生态修复项目141.56万亩,30%以上退化林重现生机。全域禁猎与红外监测推动金丝猴种群增至1618只,中华斑羚等珍稀物种出现频率提升40%以上。古树名木保护挂牌率达100%,数量占全国12.5%。

生态惠民成果丰硕,绿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十四五”期间,林区林业管理局累计争取生态惠民资金1.54亿元,兑现集体林管护补助9600余万元。通过生态护林岗位开发与“神农药谷”建设,推动天麻、灵芝等道地药材规模化种植,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林下种植与中蜂养殖形成特色产业链,有效带动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防火体系迭代升级,智慧监测全覆盖

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网络,整合千余个地面监控、无人机与自动巡护机巢,重点区域预警覆盖率达95%。创新“林长+线路长”机制,278公里输电廊道转化为防火带,林火阻隔系统建成防火道路688.68公里,筑牢安全防线。

审核:房泽洋 马黎明 编辑:杨馨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