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署/GEF大神农架项目终期评估验收座谈会召开

2025-07-15 10:57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房泽洋)近日,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GEF湖北省大神农架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扩展与改善项目(以下简称“GEF大神农架项目”)终期评估验收座谈会在神农架召开。

林区政府副区长周立刚出席并致辞,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戴光明出席并发言,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蒲云海主持会议。

周立刚指出,作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三冠王”认证的保护区,神农架在项目实施期间实现了三大跨越:一是金丝猴种群数量增长了28.16%;二是创新“生态护林员+管护模式”,带动周边5000余名群众增收;三是成功申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全球同类型保护区提供可复制的“神农架方案”。

周立刚表示,面向未来,神农架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二是深化与秦岭、武陵山等生态廊道的联动保护;三是与鄂西渝东陕南地区的各保护区及其地方政府携手并进,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大神农架地区打造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的“世界窗口”。

戴光明说,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补足短板,延续GEF大神农架项目理念,不断扩大成果分享运用,科普宣传推广,让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理念、标准、方法在神农架区域深植扎根。

座谈会上,国际执行机构环境署聘请的终期评估专家陈浪南教授紧扣GEF大神农架项目在各保护区实施情况及保护成效,同大家深入交流探讨,认为项目实现了预期目标,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省级专项规划,建成了九道生态走廊带、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形成了鄂西渝东陕南保护联盟守护生命网络,打造了智慧保护样板,实现了社区共生共赢,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社区发展与区域协作的共赢之路。

省项目办、神农架执行办,竹溪十八里长峡、巴东金丝猴、保康五道峡、房县野人谷保护区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审核:罗任 喻玲 编辑:刘晓麟

相关阅读